zgsxk 发表于 2010-12-22 21:58:14

海量网络扩张诗歌的海样版图

海量网络扩张诗歌的海样版图


  草根诗人活跃,民间诗歌流传,“下半身”写作上升到“上半身”……

专题采写:章琰

  日前,由当代汉语诗歌研究中心、《羊城晚报》、《诗歌月刊》、《潇湘晨报》、红网、天涯社区等联合举办的“当代十大新锐诗人评选”揭晓,杨键、陈先发、雷平阳、臧棣、伊沙、桑克、谭克修、张执浩、胡续东、沈浩波等十人当选,颁奖典礼在海南万宁举行。海南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《天涯》杂志主编李少君、本报花地编辑部主任何龙、《诗歌月刊》主编王明韵、《东方女性》杂志总编卢炜、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生殷海洁(HeatherInwood)及诸多知名诗人参加了颁奖仪式。期间,与会人员就20年来当代诗人诗歌创作的特点及趋势做出了探讨。“网络与诗歌”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再度被摆上了台面。究竟当代汉语诗歌有些什么新趋势?诗歌是否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?网络对诗歌究竟是解构还是救赎?

  诗歌:从来没有这样“热闹”过

  在2002年马铃薯兄弟编辑出版的《中国网络诗典》的扉页上曾出现过这样的题词:“网络改变了中国诗歌的生态与版图/网络扩张了中国诗人的活动空间和视野/网络激发了中国诗人生存的勇气和创造的活力/网络改变了诗歌的病弱状态/甚至可以说拯救了中国诗歌。”

  对此,李少君持肯定态度,他认为,中国任何一次文学的兴盛,都有着其科技或经济发展的背景,最直接的就是传播媒体的发展。宋以后,印刷术使得小说的创作流行成为可能;到了唐代,其诗歌之所以能够达到一个空前的巅峰,也是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导致文化教育相对普及有关,“像李白这样出身偏僻、来历不明的天才,他显然既非名门,自己也未考进京城,仅仅凭天才一路征服他人,显然是因为文化能够广泛传播流传所致。”而如今,网络的出现,无疑再度激活诗歌,它“使得知识文化的普及更加便利、广泛。它促成了思想文化文学的大众化、平民化,使得你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,也能获得与别人处于同一起点的条件,即‘世界是平的’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原来由精英掌握的知识资源、话语权无法被垄断了。”

  “之所以这么说,除却中国历来都是‘诗国’,有着非常久远的‘诗教传统’的原因之外,也是因为在所有的文化门类中,诗歌是最适合现代人在网上阅读的。有人说网络上鱼龙混杂,有数量没质量,我倒觉得,没有量变哪来质变,毕竟任何东西都须经过大浪淘沙的筛选。”李少君说道,“这次选出的十位新锐诗人,除个别诗人不利用网络创作外,其他人都常在网上发布诗歌。即使那个别诗人不上网主动发帖,他的诗歌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网络传播的。”

  获奖诗人谭克修也认为:“正是由于网络,诗歌的发表、交流几乎变得没有门槛、零成本,这拉动了一大批岸上的人下水,使诗歌在人数上再次出现了某种繁荣的迹象。”

  李少君这样肯定网络对诗歌的作用:“总体而言,我坚持认为当代汉语诗歌仍然处于上升状态中,而网络加速了这一上升进程。当然,我并不是说我们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,但至少是处于类似初唐向盛唐过渡的转型期。一言以蔽之,网络拯救了诗歌。”

  诗人:从来没有这样“民间”过

  网络的普遍性、草根性、社会性承载了中国诗歌的内涵。网络之于诗人,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实现了诗人自给自足的理想,写作、发表、评论一体化的结果。在没有网络的状况下,一个诗人要成为传统意义上的“精英”,需要一辈子的努力,并且要遭到层层障碍。用李少君的话来说就是“网络基本完成了新诗的草根化”,他感言,直到网络出现,之前的中国诗歌从未打破过垄断。在古代,“精英”们通过垄断获取知识的途径垄断诗歌界;到了近代,诗坛一直控制在官办报刊的权力之下,想超越这样的途径去赢得社会对作品的认可是不可能的。因为这种选择永远是单向的,作品必须符合政治需要的标准,选择者一方永远是对的、正确的,而被选择者永远处在被否定的状态之中。“用前几年诗坛一个时尚的词来说,叫‘遮蔽’,它真正的意义是‘在舆论评价和诗史记录中不顾客观事实别有用心的厚此薄彼’。但自从有了网络以后,要想完全‘遮蔽’一个诗人变得不容易了,这时,诗歌不再是某些人和阶层的垄断之物。”

  李少君以本次新锐诗人为例:自下半身却又不限于下半身甚至迅速地上升到比上半身更高的高度、最近以关于河南艾滋村为主题的组诗《文楼村纪事》引起广泛关注的沈浩波、全方位展现当代社会与生活复杂纷纭世象的谭克修、从知识分子视角深入时代方方面面、充满自我反省精神的桑克以及雷平阳、杨键等其他几个诗人,他们大部分都生活在边缘地区或身处边缘位置,受主导性思潮、观念冲击较少,自然的、朴素的、原生性的成分较多,本能地具有了某种“草根性”。

  本次活动获奖诗人伊沙也认为:“从《今天》开始,民刊在中国诗歌的发展中一直有着‘真实的第一现场’的特殊意义……网络时代以后,它呈现‘现场’的职能被好的诗歌网站更为有效地代替了,好的民刊往往就是好的诗歌网站的衍生物,比如《下半身》、《诗江湖》和‘诗江湖’网站的关系;《唐》与‘唐’网站的关系;新世纪的《葵》与‘个’网站的关系———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。”

  网络诗歌有明显的非功利色彩,意识形态色彩较为淡薄,作者写作主要是出于表现的欲望,甚至是一种纯粹的宣泄与自娱。正如李少君所说,这里充盈着一种自由的精神,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更为独立的品格。

  读者:从来没有这样“靠近”过

  传统诗人中心论及文本中心论在网络中受到巨大挑战,其重要的一个因素,中国当代诗歌现场研究者殷海洁认为,是网络提供给“创作者与阅读者的零距离接触”的平台,“就读者角色的定位而言,接受美学和网络诗学都视之为‘能动的参与者’,可说是不谋而合”。传统媒体基本是单向运作的,以发表作家的作品为主,即使有读者反馈也是点缀式的,而且往往要经过很长的周期。网络却赋予人各种对话功能。网络成为了美国导演谢喜纳所谓的“环境剧场”,读者的反应是使文本产生意义的关键。

  殷海洁认为,在网络里,“不同的诗歌流派或理论会形成其不同的解释群体,读者为了能融入该群体,则需要快速掌握他们的解释策略,可以说,这是一种双向交流艺术。正是这种双向交流的特点,使原初的艺术作品被重新阐释,被重新配置和翻译,也使作品有可能变得更丰富、复杂、精巧,更有意味”。对于读者来说,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迅速学习诗歌的各种知识,而对于网络诗人而言,一首诗创作出来立即就有相应的评论跟帖,信息的反馈可以使诗人立即调整自己,减少探索的盲目,也最大限度地刺激了诗人的写作热情。

  再给新诗多一点时间

  网络虽说着实让诗歌“火”了一把,但诗歌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发生改变时,创作心态也会随之改变。戏拟、恶作剧心理开始涌现出来,诗歌的反文化、世俗化极端个人主义也凸显出来。在诗歌繁荣的背后,还隐藏着一大批缺乏文学修养和语言锤炼的写手,充分利用网络论坛的快捷性,制造出大量的“口水诗歌”、“随机诗歌”、“快餐诗歌”、“泡沫诗歌”,这些浮光掠影式的作品缺乏起码的生命体验和语言想像力。更加不容易为人接受的在于,网络可能引导大部分读者的猎奇心理,从而出现大量病态的、淫秽的诗歌,扰乱现有诗歌运作的场地。

  面对新诗这种泥沙俱下的局面,李少君呼吁:“给新诗一点时间”,一方面,读者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力,另一方面,作者也应避免一些浮光掠影式的写作,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来证实自己真实的存在。


来源:网络

zgsxk 发表于 2010-12-22 21:58:52

{:soso_e163:}

月沐风吟 发表于 2010-12-22 23:43:06

{:soso_e182:}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海量网络扩张诗歌的海样版图